最新要闻

广告

房产

穿行在京沪高铁上的女子乘警组

穿行在京沪高铁上的女子乘警组

七旬太婆横穿篮球赛场被撞伤,赔不赔

七旬太婆横穿篮球赛场被撞伤,赔不赔

购物

唐怀斌:从事社会救助21年,为受助者寻归家路

来源:

  唐怀斌:从事社会救助21年,为受助者寻归家路

  社会救助,不仅要满足受助者的基本生活所需,更要尽可能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关系,成就相对完整的人生。

  ■本报记者 王嘉旖

  K字头列车缓缓开行,穿过连绵山洞。顿时车厢内暗下来,没想到,狭窄空间引发了一位精神障碍患者不适,情绪突然暴躁起来。此时,一位皮肤黝黑、身材敦实的男子站了出来。他颇有经验地与同行几人上前安抚,寥寥数语便稳定了患者的焦躁不安。

  川流不息的超大城市中,街头巷尾,还有这样一群特别的人。他们或智力障碍,或有身体缺陷,有些人甚至说不出自己来自哪里……因各种原因,他们生活无着,流浪在街头。

  而这些人,恰恰是唐怀斌的工作对象。

  今年,是唐怀斌从事社会救助的第21年,也是他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第21年。一趟趟跨省甄别,一次次千里寻亲,帮助这些疑难受助人员一点一滴拼凑破碎记忆,也治愈他们的心灵之伤。“社会救助,不仅要满足受助者的基本生活所需,更要尽可能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关系,成就相对完整的人生。”

  为了别人的“万一”,他付出了自己的“万分”。结合实践,他开创出“甄别寻亲十二法”,即口音特征辨别法、相貌特征辨别法、语言引导法、环境地理痕迹法、实地寻踪法、采血比对法、数据库查找法、媒体合作法等等,大大提高甄别效率。

  如果用一句话归结唐怀斌的职业生涯,那便是——“前半生治病,后半生治心”。35岁之前,他就职于部队医院放射科,35岁之后,他则帮助更多受助人员顺利打开封闭的心门,接续人生。

  为了“万里寻一”找线索,蹲守菜场学方言

  时间倒回至世纪之交,唐怀斌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这一年,他实现了期盼许久的心愿,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也在这一年,他迎来一场重要职业选择——转业。他被分配至上海市救助管理站。面对新岗位,他最初完全是“一头雾水”。

  彼时,各地信息网络建设还不发达。帮助流浪乞讨人员重拾身份信息,几乎全靠“老法师”们的丰富经验。“反正都是为人民服务,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都要有副热心肠”。

  救助站里的受助人员来自天南海北,各自操着一口外人极难“解密”的土话方言。若是此前没有足够的语言储备,连对上一句话都难,更别提还要详细甄别受助人员“从哪儿来”。

  曾天天工作在部队医院,唐怀斌不自觉地练就了“语感”,各地方言都能听懂一些,“至少能判断个大概方向”。不过,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不仅要判断他来自哪个省,最好还能精准锁定在地级市或者县城。”唐怀斌说,这样更有利于后续联络、身份确认。

  一次出差,唐怀斌发现了方言最佳练习地——菜场。俚语土话交织、生活气息交错,在唐怀斌看来,菜场正是一地方言说得最地道的地方。熟悉各地方言有何用?唐怀斌说,关键时能成为破解受助人员身份密码的“钥匙”。曾有一位流浪乞讨人员进救助站后,对工作人员的问话全无反应。唐怀斌提高语速,巧妙地用专业方式问话,这名受助人员情急之下吐出了一句极具地方特色的俚语。唐怀斌以此为线索,为他找到了家人。“如果对方言没有足够的敏锐度,就会错过关键线索。”

  不遗漏任何细节,始终抱有“能干成事”的信念

  熟悉唐怀斌的人都会说,他是个细心又耐心的人。

  在电梯间偶遇同事,仅凭一两句话的工夫,就能发现对方嗓子不舒服。在与受助人员对话中,他常常一聊就是半天。他总说,干这行,信念是最紧要的。“你永远无法预判,最关键的身份线索或许就藏在下一句话里。”

  这些受助的流浪乞讨人员中,有不少人因各种原因,选择隐瞒过往经历。对救助站而言,排查身份信息难上加难。

  “我们不仅要从对话中套取关键线索,更要从微表情里找到方向。”在唐怀斌的手机里,存着大量隐藏地点信息的关键图片。譬如,只在北方地区存在的架子车,仅在南方部分省市出现的水牛。许多受助人员因身体或心理原因无法直接用语言回应,唐怀斌就选择让他们“看图传意”。但凡受助人员对照片有反应,他便知晓,“方向对了,可以继续查下去”。

  去年初,浦东新区救助管理站接收了一位排查难度极高的流浪乞讨人员。由于身体原因,他口不能言,只能用喉咙发出微弱的“乌鲁乌鲁”声。

  在长达近9个月的时间里,无论工作人员怎样询问,都无法套取关键线索,甄别工作陷入僵局。不少人看来,“可以放弃甄别,选择安置了”。但唐怀斌始终没有放弃。他总觉得,为这些流浪乞讨人员接续断裂人生更为关键。

  从走路姿势到面部表情,唐怀斌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受助人员身份信息产生联结的小细节。最终,他成功为其寻到了身处河南焦作的亲人。当他们不远千里来到上海相见时,唐怀斌湿了眼眶。“无论经历过多少次,那些相见的瞬间依旧能触动我。”

  “如果感到困顿迷茫,那么想想当初为何出发”

  这几年,本市流浪乞讨人员全年安置人数逐年走低。数字变化背后,正是上海用心用情用力为受助人员找到家。在市民政局指导支持下,唐怀斌成了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甄·爱”工作室的带头人,专门培养青年寻亲骨干,如今团队已吸纳了20余位年轻人。

  技术发展至今,全国联网的实有人口数据库大大提升了甄别成功率。但在老唐看来,传统经验下的甄别方法仍有其用武之地。许多受助人员离家数十载,不仅身份信息未联网,就连派出所的档案都不易调取。

  在老唐的培训课上,他最爱的保留节目是“放片子”,也是他锻炼年轻人拾起老本领的“秘诀”。从《航拍中国》到《喀什四章》,祖国大地960万平方公里的山川河流,都是他的授课内容。“不要小看这些纪录片,将一草一木印在头脑里,关键时刻说不定就能抓住关键线索。”

  去年,因疫情防控需要,唐怀斌带着年轻人奔赴各区救助站现场甄别。最终,他们成功甄别出40多名疑难受助人员。“理论学习距离现场实践还很远。”唐怀斌说,多去一次现场,就能让年轻人多积累一次实战经验。他要教会年轻人多俯下身子,以受助人员的视角换位思考。

  唐怀斌深知,社会救助这一职业对人的心性是个莫大考验。有时,他们必须直面社会中的负能量;有时,他们也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初入行的小年轻,老唐的第一堂课总是会叩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业?”老唐说,干这行,坚守初心非常重要。只有知道自己为何前行,发自内心地认同、热爱这份事业,才能在看似渺茫的希望中找对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人物小传

  唐怀斌,1966年出生,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甄·爱”工作室带头人。自2000年转业至市救助管理站以来,一直工作在社会救助一线。创新探索出“甄别寻亲十二法”,极大提高了疑难受助人员的甄别效率,为更多受助人员找到了回家之路。近日,唐怀斌被评为2021年上海“民政工匠”。

【编辑:陈海峰】

关键词: